热门关键词: 永凝液DPS每平方米用量 永凝液DPS优势 DPS永凝液使用方法 永凝液DPS用途
在建筑工程领域,防水处理是保障结构耐久性的核心环节。科洛永凝液DPS(Deep Penetrating Sealer)作为一种水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凭借其深层渗透、与混凝土同寿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桥梁隧道、屋面防水等领域。然而,其施工效果高度依赖工艺规范与细节把控。本文将从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控制、施工后养护三个阶段,系统梳理科洛永凝液DPS防水剂的施工注意事项。
一、施工前:基面处理与环境条件双控
1. 基面质量标准:强度、平整度与洁净度三重保障
基面是防水层与混凝土结构结合的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渗透结晶效果。根据《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要求,施工前需确保基面满足以下条件:
强度要求:混凝土强度需达到C25以上,避免因基面酥松导致防水层剥离。例如,在某地铁隧道工程中,因局部混凝土强度不足C20,施工后出现防水层脱落现象,最终需返工处理。
平整度控制:使用2m靠尺检测,基面凹凸差不得超过3mm。对于蜂窝、麻面等缺陷,需凿除松散层后用速凝水泥修补,并形成V型槽增强结合力。
洁净度处理:清除浮浆、油污、灰尘等杂质,尤其需注意穿墙螺栓孔的封堵。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中,因未彻底清理螺栓孔内锈蚀物,导致防水层局部失效,引发渗漏。
2. 裂缝预处理:分级修补与渗透强化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需根据宽度采取差异化处理:
细微裂缝(≤0.3mm):沿裂缝凿出宽5cm、深3cm的V型槽,先喷涂DPS一遍,待渗透后用速凝水泥抹实,再喷涂第二遍DPS形成双重防护。
较宽裂缝(>0.3mm):需采用压力灌浆技术注入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类修补材料,待固化后喷涂DPS增强密实性。
3. 环境条件筛选:温度、湿度与风力的动态平衡
DPS施工对环境敏感度较高,需严格把控以下参数:
温度范围:5℃—40℃为最佳施工区间。低温会导致活性成分结晶缓慢,高温则加速溶剂挥发,影响渗透深度。例如,在北方冬季施工中,需采用加热设备维持基面温度不低于5℃;夏季高温时段需分时段施工,避免正午暴晒。
湿度控制:基面需保持面干饱和状态,即无明水但湿润。若基面过干,DPS会因快速挥发而无法充分渗透;若存在积水,则会稀释材料浓度,降低防水效果。
风力限制:风力超过5级时,喷涂作业易产生飞溅,导致材料浪费与涂层不均。此时应暂停室外施工,或采用防风罩等辅助设备。
二、施工中:工艺规范与操作细节并重
1. 材料配制:即配即用与禁忌事项
DPS为单组分材料,开桶后需充分摇匀1分钟,使活性成分均匀分散。施工时需注意:
禁止稀释:DPS已按最优配比设计,加水会破坏渗透结晶反应体系,导致防水失效。
用量控制:标准用量为7—8㎡/kg,分两遍喷涂。首遍喷涂后间隔2—4小时(视环境湿度调整),待表面干燥后进行第二遍交叉喷涂,确保无遗漏。
2. 喷涂工艺:设备选择与操作要点
设备选型:优先选用低压喷雾器,避免高压导致材料飞溅。对于阴阳角、管道根部等复杂部位,可采用滚筒或毛刷进行补涂。
喷涂技巧:保持喷枪与基面垂直,距离30—50cm,以“S”形路径匀速移动,确保涂层均匀无堆积。某桥梁工程中,因喷涂速度过快导致局部涂层过薄,最终通过补喷修复。
3. 特殊节点处理:细节决定成败
穿墙管处理:沿管根凿出宽10cm、深5cm的环形槽,喷涂DPS后填充速凝水泥,再喷涂第二遍DPS并缠绕密封胶带。
施工缝处理:在接缝处粘贴止水带后,喷涂DPS并涂抹防水砂浆,形成柔性+刚性的复合防水层。
三、施工后:养护管理与质量验收
1. 初期养护:促进结晶形成的关键期
DPS施工后需进行24—48小时的湿润养护,具体措施包括:
喷雾养护:每隔2小时轻喷清水一次,保持基面湿润但无积水。
覆盖保护:在暴晒或大风天气下,需用塑料薄膜覆盖涂层,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2. 成品保护:避免二次破坏
禁止踩踏:施工后3小时内禁止人员行走,12小时后方可进行轻型设备操作。
防污染措施:避免油污、涂料等化学物质接触涂层,某工业厂房施工中因油漆滴落导致局部防水层失效,需重新喷涂修复。
3. 质量验收:多维度检测标准
外观检查:涂层应均匀一致,无气泡、剥落、裂纹等缺陷。
渗水试验:采用24小时闭水试验或喷淋试验,验收标准需达到《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S11级抗渗要求。
取样检测:通过钻芯取样分析渗透深度,确保结晶体形成厚度≥3mm。
四、典型案例分析: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案例1:某地铁站侧墙渗漏治理
问题:施工后3个月出现大面积渗漏,经检测发现基面强度不足C20,且裂缝修补未采用DPS强化。
整改:凿除原防水层,对基面进行高压注浆加固后重新喷涂DPS,并增加第三遍喷涂强化裂缝区域,后续未再出现渗漏。
案例2:某化工厂水池防水施工
问题:施工期间气温达38℃,未采取降温措施,导致DPS挥发过快,渗透深度不足。
整改:在高温时段暂停施工,改用早晚低温时段作业,并增加基面湿润频次,最终通过渗水试验验收。
结语
科洛永凝液DPS防水剂的施工效果,是材料性能与工艺规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基面处理的毫米级精度控制,到施工环境的动态监测,再到养护期的科学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需以严谨态度对待。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施工流程,可最大限度发挥DPS的渗透结晶优势,为混凝土结构提供持久可靠的防水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