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永凝液DPS每平方米用量 永凝液DPS优势 DPS永凝液使用方法 永凝液DPS用途
在建筑防水领域,混凝土结构因毛细孔隙和微裂缝导致的渗漏问题长期困扰工程界。科洛永凝液DPS作为第三代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凭借其“与混凝土同寿命”的防水特性,成为地下工程、桥梁隧道等领域的优选解决方案。本文基于三峡大坝、美国国会大厦等全球超千个标杆项目的施工经验,系统梳理其标准化施工流程。
一、施工前准备:基面处理是核心
1. 基面完整性检测
施工前需对混凝土基面进行三维检测:使用2米靠尺检查平整度,误差需控制在±3mm以内;采用裂缝测宽仪扫描结构,确保无宽度超过0.3mm的裂缝;通过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确保达到C25设计标准。对于强度不足区域,需采用环氧树脂加固后再施工。
2. 缺陷专项修复
针对不同类型缺陷采取差异化处理:
裂缝修复:沿裂缝走向开凿V型槽(宽5cm×深3cm),先喷涂DPS形成化学锚固层,再用速凝水泥填充(配比为水泥:砂:DPS=1:2:0.05),分层夯实后二次喷涂DPS封闭毛细孔。
蜂窝麻面处理:凿除松散层至坚实界面,高压水枪冲洗后,先喷涂DPS激活基层活性,再涂抹聚合物修补砂浆(抗压强度≥40MPa)。
穿墙螺栓孔封堵:割除外露钢筋后,采用“三道防水”工艺:速凝水泥初封→DPS渗透→环氧胶泥终封。
3. 基面预处理
使用工业吸尘器清除浮尘后,进行润湿处理:采用雾状喷淋使基面饱和面干(含水率15%-20%),避免明水积聚。对于吸水率差异较大的基面,需分区域控制润湿时间,确保渗透均匀性。
二、材料配制:精准控制活性成分
1. 原液活化处理
科洛DPS采用纳米级硅酸盐复合体系,开桶前需进行机械搅拌(转速≥300rpm)5分钟,激活休眠态活性分子。严禁添加任何稀释剂或外加剂,否则将破坏硅氧键网络的形成机制。
2. 喷涂设备校准
选用低压雾化喷枪(压力0.2-0.3MPa),配备扇形喷嘴(口径1.2mm)。施工前进行流量测试:在标准基面上喷涂1平方米,称重法验证单位面积用量(首遍8㎡/kg,第二遍6㎡/kg),误差控制在±5%以内。
三、分层喷涂:构建三维防水体系
1. 首遍渗透层施工
采用“十字交叉法”喷涂:先纵向喷涂形成初始渗透层,间隔2小时后横向二次喷涂。喷涂时保持枪口距基面30cm,移动速度0.5m/s,确保材料在基面形成连续水膜而不流淌。对于垂直面,需自下而上分段施工,每段高度不超过1.5米。
2. 活性激发层施工
首遍喷涂完成后16-24小时(环境温度25℃时),进行第二遍喷涂。此时基面已形成初步结晶体,二次喷涂可激活深层未反应的氢氧化钙,使渗透深度从20mm提升至35mm。施工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影响结晶质量。
3. 特殊部位强化处理
阴阳角处理:采用“R角”过渡(半径≥50mm),喷涂时重点覆盖转角两侧各100mm范围。
施工缝处理:沿缝走向开凿20mm×20mm凹槽,填充高弹密封胶后,两侧各外延300mm范围增加喷涂遍数至三遍。
穿墙管处理:采用“三涂两布”工艺:管根周围喷涂DPS→粘贴无纺布→再次喷涂→二次布胶→终涂封闭。
四、过程控制:环境参数动态管理
1. 温湿度监控
施工环境温度需控制在5-40℃之间,当气温超过35℃时,需在基面喷洒凉水降温(水温较基面低3-5℃);湿度低于40%时,启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在60%-80%范围。
2. 养护期管理
虽然DPS具有自养护特性,但在结晶形成期(喷涂后48小时内)仍需避免:
机械冲击:禁止堆放材料或行走重物
化学污染:远离酸碱溶液及有机溶剂
水流冲刷:养护期内禁止进行闭水试验
五、质量验收:多维度检测体系
1. 外观检查
采用强光手电倾斜45°照射,检查涂层是否均匀无遗漏,允许存在轻微色差但不得有流坠、针孔等缺陷。使用湿度检测仪验证基面含水率,确保≤8%方可进行后续工序。
2. 性能测试
渗透深度检测:取芯样(直径50mm)经盐酸溶解后,采用显微镜观测结晶层厚度,合格标准≥30mm。
抗渗压力测试:按GB/T 50082规范制作标准试件,施加1.2MPa水压持续72小时,无渗漏为合格。
自愈能力验证:人工制造0.3mm裂缝,浸泡24小时后观察裂缝自封闭情况。
六、工程案例实证
在厦门BRT快速公交系统施工中,面对沿海高盐雾环境,项目团队采用“DPS+聚脲”复合防水体系:先喷涂DPS封闭基面,再涂刷聚脲弹性涂层。经5年跟踪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仅0.8mm(规范要求≤2mm),氯离子渗透系数降至1.2×10⁻¹²m²/s,较传统卷材防水寿命提升3倍以上。
结语
科洛永凝液DPS的施工本质是“化学重构混凝土”的过程,其质量把控需贯穿材料活化、渗透结晶、环境调控全链条。通过标准化施工流程与精细化过程管理,可实现“一次施工,终身防水”的工程目标,为混凝土结构提供全生命周期保护。随着材料科学与施工技术的持续进步,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必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技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