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工程常用防水材料 家装防水材料 永凝液DPS防水材料 混凝土防水材料
什么叫结构自防水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又名:无机纳米抗裂减渗剂,混凝土液态无机纳米抗裂减渗剂)是当今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最早用于二战期间美国地下军事掩体防水防潮,通过内掺到混凝土里面,抗渗等级高达P12,解决混凝土水化热过高引起的开裂,不堵泵,不离析,施工性能好,再在混凝土外面喷涂科洛DPS,做成防水混......
13922896181
什么叫结构自防水
结构自防水就是指建筑结构本身就能达到防水的目的,即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既能承重又能防水。结构自防水原理:在混凝土中加入-定量的抗裂防渗剂改善混凝:土收缩应力防止混凝土开裂渗漏,同时再通过增加其密实度的方式,从而达到结构既不开裂又很密实目的。与传统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相比,结构自防水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广泛的实用性,优势十分明显。传统的防水卷材,涂料使用寿命较短,往往在建筑施工几年后就需要修补或重新铺设防水层结,结构自防水使用寿命与建筑相同,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效果。适应性也较强,使用时不受任何施工条件的限制,且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施工,质量易得到保证。结构自防水能有效减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成本投入与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少。结构自防水技术,具有耐久性,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防水工程人防工程等诸多领域中。
1、混凝土抗渗性能达到要求;
2、混凝士具有良好的抗开裂功能或微裂缝自愈功能;
3、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
4、对变形缝、穿墙管等节点构造进行柔性密封防水,达到整体结构自防水的效果;
5、对少量混凝土裂缝渗漏水采用化学灌浆等技术,修复因综合因素导致的渗漏水缺陷。
1、科洛结构自防水与传统防水的构造对比
2、科洛结构自防水与传统防水的优劣对比
卷材/涂料防水材料构造 | 科洛自防水构造 | 技术优势 | 经济效益 | |
顶板 |
1、50-70厚 刚性保护层 2、隔离层 3、SBS耐根穿刺层 4、防水层 5、20厚水泥浆找平层 6、找坡层 7、抗渗钢筋混凝土顶板, |
1、耐根穿刺卷材 2、找坡层 3、喷涂科洛DPS(水性渗透结晶) 4、钢筋混凝土顶板(内渗科 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 |
1、省去5道施工工序 2、避免混凝土裂缝、 孔洞、麻面蜂窝,增 加密实度等 |
1、桩头、防浮锚不 用做抹灰 2、电梯井、集水坑、 承台、地梁四周等不 用抹灰 |
侧墙 |
1、灰土回填 2、挤塑板保护层 3、防水层 4、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5、抗渗钢筋混凝土侧墙 |
1、灰土回填 2、喷涂科洛DPS(水性渗透结晶) 3、钢筋混凝土侧墙(内渗科 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 |
3、防止寿命与结构 同等 4、结构本身防水, 无搭接、无脱落 |
3、省去水泥砂浆找 平层 4、省去保护层 |
底板一 |
1、抗渗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 2、5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3、12道防水材料 4、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5、100-200厚C15混凝土垫层 6、素土夯实 |
1、喷涂科洛DPS (水性渗透 结晶) 2、钢筋混凝土顶板(内渗科 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 3、100-200厚C15混凝土垫层 4、素土夯实 |
5、无机、不老化 6、抗渗等级达到P12 以上 |
5、节省铺设卷材和 侯干时间 6、少挖土方 |
底板二 |
1、抗渗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 2、高分子自粘卷材 3、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4、100-200厚C15混凝土 垫层 5、素土夯实 |
1、喷涂科洛DPS(水性渗透结晶) 2、钢筋混凝土底板(内渗科 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 3、100-200厚C15混凝土垫层 4、素土夯实 |
7、材料环保,到达 饮用水标准 8、不燃,施工安全 |
7、工期缩短90%, 寿命缩短400% 8、维护成本几乎为0 |
相较与卷材/涂料防水材料构造,科洛自防水不需要基面处理,不存在交叉作业及施工破坏,因此不需要找平层和保护层。省工省时,进而节约了成本和工期。关键是:材料无机不老化,内渗材料解决了温缩开裂,增加了混凝土和易性,避免了混凝土蜂窝、孔洞、麻面。外喷材料通过与混凝土反应,密封混凝土结构,使得混凝土变得厚实。解决了卷材搭出容易失效,卷材易老化,治标不治本问题。
1、寿命长
从源头解决混凝土渗漏问题
2、工期短
缩短工期100%,施工结构主体时,内渗材料已做,混凝土终凝后八小时即可喷涂DPS。
3、造价低
1、在搅拌站直接内掺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
2、主体浇筑完成混凝土8小时后直接喷涂,直接喷涂科洛永凝液DPS防水剂(每公斤施工3平米左右)
1、施工前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3大指标
1、流动性
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流动性好,容易振捣密实,不容易出现蜂窝、孔洞、麻面现象。工人劳动强度低,不容易私自加水。流动性反映出拌合物的稀稠程度。若混凝土拌合物太干稠,则流动性差,难以振捣密实。若拌合物过稀,则流动性好,但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2、粘聚性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分层和离析现象、其组成材料之间保持结合的性能。
测试方法:可以通过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来判断。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一侧轻打,如拌合物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及粘聚性不好。
3、保水性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保持内部水分(不发生泌水)的能力。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随着密度大的粗骨料下沉和水分的上升,其表面会泌水,与此同时,混凝土内部泌水通道形成贯通毛细管,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是以拌合物中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衡量的。当坍落度筒提起后,有较多稀浆从底部析出《也称浆圈),混凝土锥体因 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示混凝土保水性不好。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者间既有联系,又有矛盾。如果混凝土黏聚性好,其保水性也好,但流动性过大,则容易泌水。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就是尽可能地使三者统一。
2、强度指标
7天抗压强度最好小于设计强度的80%,举例,比如强度等级c35.在7天强度>20MPa前提下,强度越低越好。28天强度不宜大于设计强度的100%。
过于早强的混凝土会因自应力而开裂。而自应力一般由于自收缩、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共同引起。过于早强的混凝土没有足够大的徐变来释放自应力,同时高弹模也会导致最终的开裂。过于早强快硬的混凝土可以增加早期强度,但是水化热释放更快,导致出现温度裂缝,并增加DEF形成风险。塑性收缩更大。自收缩更大、更快。降低硫酸盐侵蚀能力。
导致大家盲目追求混凝土高强,早强的原因主要是业主和承包商希望加快施工进度。其次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而尽量降低渗透性而加大水泥用量,让混凝土早强、高强的错误观念导致。
3、施工中控制
1、按普通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即可。
2、浇筑方法:施工段的宽度应根据现场混凝土的方量,结构物的长宽及供料情况、泵送工艺、人力等预先计算好,避免施工冷缝。
4、施工后控制
1、养护:气温高于5度,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低于5度,应该采取保温措施
2、个别裂缝处理:项目完成质量自检后,如发现个别裂缝,根据裂缝实际大小进行密封处理